电脑疯子技术论坛|电脑极客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[求助] read问题

[复制链接]
yunjiegao 发表于 2009-2-21 20:24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0x????????”指令引用的“0x????????”内存。该内存不能为“read”。这个问题应如何处理?
sjzwang 发表于 2009-2-21 20:2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问题不好处理。要是出现的次数多的话就更换系统。
pipi 发表于 2009-2-21 21:3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的系统也出现过该内存不能为“read”。
microdiamond 发表于 2009-2-24 10:0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论坛有解决内存不能为读的工具,但是也不是完全管用。
369 发表于 2009-2-24 19:0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换系统吧.我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换系统
shaoyhy 发表于 2009-3-4 17:06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啊,我机子出现过好几次呢,想想办法啊?
liuyutinglyt 发表于 2009-3-5 19:2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内存指令不能read,

这是在电脑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,内存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,是CPU直接与之沟通,并用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(即执行中)的数据和命令的重要部件。当你用键盘或鼠标输入某个命令后,CPU就会解释命令并将指令或程式载入到内存中,这样程序才能够被执行。而一旦内存发生问题了,程序就不能被执行,因此就产生了前面我们提到的“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”错误的警告。当然,出现了“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”的故障也不一定都是内存的问题,电脑中了病毒或木马以及运行的程序本身的Bug也会造成这种现象。很难分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一时半会不好排除,但没关系,按确定、取消,重启,即可。感兴趣的网友可用下述办法试着去解决:
1、打开的程序太多,如果同时打开的文档过多或者运行的程序过多,没有足够的内存运行其他程序,要随时关闭不用的程序和窗口。
2、自动运行的程序太多,关闭一些启动程序, 开始-运行-Msconfig---启动 ,除杀毒软件、输入法外一般的程序都可以关掉。
3、物理内存过小,加大婚理内存;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;双内存不兼容 ,要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;劣质内存条或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;合理设置虚拟内存。
4、市电电压过大的波动,或者PC机上使用劣质电源,都会给内存带来损害,更换功率大、质量好的电源。
5、PC机箱内充满灰尘,或者PC工作环境相对潮湿,也会造成运行不正常。及时除尘。
6 、CPU、显卡散热问题 ,改善散热 。
7、硬盘有问题 ,扫描修复或更换硬盘 。
8 、驱动问题 重装更新驱动 。
9、非法操作,系统无法执行。
10、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;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;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;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,卸载了试试 。
11、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,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最好及时补上,必要时重装系统。
12、 病毒问题 杀毒 ;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,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,卸载试试
13、试打开CMD窗口输入如下命令:
for %i in (%windir%\system32\*.dll) do regsvr32.exe /s %i 回车
for %i in (%windir%\system32\*.ocx) do regsvr32.exe /s %i 回车 重启。
本贴来自ZDNetChina中文社区 http://bbs.zdnet.com.cn ,本贴地址:http://bbs.zdnet.com.cn/viewthread.php?tid=647193
yan19820215烽 发表于 2009-3-10 07:42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内存指令不能read,

这是在电脑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,内存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,是CPU直接与之沟通,并用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(即执行中)的数据和命令的重要部件。当你用键盘或鼠标输入某个命令后,CPU就会解释命 ...
liuyutinglyt 发表于 2009-3-5 19:22
谢谢这位大侠的指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VIP|电脑疯子技术论坛 ( Computer madman team )

GMT+8, 2025-1-23 21:2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