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下Win8系统究竟是否需要再次使用U盘加速系统这项技术。
虽然从实际效果来看,这项技术的加速性能远没有直接升级内存那般实在,但由于操作简便、价格低廉,尤其在那个内存价普遍偏高的特殊时期,依然是一项性价比颇高的加速手段。而这,便是日后尽人皆知的——ReadyBoost(又名:闪存加速)。
说到这儿一个问题来了,如果说当年ReadyBoost的设计初衷是用价格低廉的U盘替代一部分系统内存。那么6年后的今天,内存普遍4GB起、价格也已经白菜化,ReadyBoost还有没有它的实用价值?
在微软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Win8之后,很多网友发现这项6年前的技术依然静静地躺在Win8的功能列表里。换句话说,既然微软没有放弃它,是否意味着ReadyBoost还有可以施展空间的地方?也许今天的“流言终结者”咱们就可以从ReadyBoost谈起。
一、ReadyBoost是什么?
ReadyBoost仅仅是利用U盘存储预读文件(Prefetch)的技术,并非直接加大物理内存。只有当物理内存无法满足Windows需要,预读系统性能不佳的情况下,它才会显示一定的效果。
换言之它所加速的其实是Win8的SuperPrefetch模块,而对目前普遍存在的2G以上电脑,ReadyBoost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。
二、ReadyBoost能做什么?
疑问1. ReadyBoost能加速开关机么?
提起系统加速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开机加速。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项功能都是各优化软件厂商极力宣传的一面,那么ReadyBoost是否也有类似功效呢?
测试过程很简单,两次开机,一次正常启动,另一次插入已经开启ReadyBoost的U盘启动。然后分别用秒表对两次开机截止到登录页面的启动时间进行统计。考虑到Win8“快速启动”可能会影响最终数据准确,两次开机均关闭了“快速启动”。
结果很快出来了,可以看到在插入ReadyBoost U盘之后,Win8的启动速度稍有提高,但关机速度却又慢了一些。想到测试机使用的是4GB内存,会不会是因为内存太大远超Win8要求而让ReadyBoost效果不佳呢?于是调整内存后,我们重新进行了测试。
第二次结果也已出炉,总体来说在1GB、2GB、4GB这三种日常最常用的内存配置中,ReadyBoost都能让开机速度稍有提升。不过这些提升多是以0.x秒为量级的,偶尔会有个1~2秒的差距,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被人感知。
换言之所谓ReadyBoost能够提升开机速度,完全没有实用价值,同理关机速度也是一样!
相比之下,利用Win8自带的“快速启动”所带来的提速效果则要明显得多。以笔者这台250GB机械硬盘(5200 RPM)为例,默认情况下开机速度约为29秒上下,但开启了“快速启动”后用时却可直接缩短到11秒(二次启动后稳定成绩),要知道目前性能最高的SSD硬盘也不过7~8秒,Win8的这项“升级”真的是强爆了!
疑问2. ReadyBoost能加速软件或游戏启动么?
既然ReadyBoost对开关机影响很少,那么日常软件打开呢?会不会因为ReadyBoost的开启而让程序启动变快呢?
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选取了Word 2010、Excel 2010、Photoshop CS6、极品飞车9等几款最常见的软件及单机游戏,同样在开启与未开启ReadyBoost的情况下进行测速。其中Word、Excel、Photoshop是以关联启动方式,通过双击文档文件启动软件(Photoshop通过导入三张高分辨率大图关联启动)。
从测试结果来看,开启ReadyBoost的确可以让软件启动变得更快。不过这个“更快”也是有所局限的,一般当物理内存大于2GB时,ReadyBoost所产生的功效就会慢慢降低。
而且虽然理论上ReadyBoost可以作用于任何程序,但只有那些文件数庞大、读取数量多的程序(如大型游戏、Photoshop等)才会拥有更好的表现。